途虎 只有利益,哪有盟友? 正解局出品 德国人、法国人,现在是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。 前两天,俄罗斯和西欧之间重要的天然气管道“北溪1号”、“北溪2号”在一天的时间里,竟然莫名其妙同时发生泄漏。 而且,在泄漏区域还探测到水下爆炸。 要知道这种跨国的能源管道,可靠性从来都是最优先被考虑的。 同时断了,完全不可思议。 事情发生后,有不少声音就说,这恐怕是美国干的! 因为发生这样“罕见”的事情,得利的好像只有美国。 首先,俄罗斯不会炸掉自己的能源管道,俄罗斯还靠着天然气来威胁德国、法国等欧洲国家。 德国、法国等欧洲国家更没有理由破坏这个管道。 虽然,德国、法国现在和俄罗斯翻脸了,但能源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。寒冬真来了,还要靠俄罗斯能源求生。 乌克兰想炸,恐怕还没这么胆量和实力。 美国就不一样了。 炸掉这个管道,彻底断了欧洲用俄罗斯天然气的念想,还能迫使欧洲国家向美国买能源。 这样也才能让德法等国家和自己站在一起。 发生泄漏的海域 听起来有些疯狂,毕竟德国、法国是美国的盟友。 可实际上,美国人为了自己利益,对盟友下手也绝不手软。 韩国人,前段时间就领教了一番。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? 2019年7月,日本因为二战劳工赔偿问题,制裁韩国,限制光刻胶、氟化氢和氟聚酰亚胺这三种原材料出口。 半导体是韩国的重要产业。 没了日本的三种原材料,韩国就无法生产半导体。 韩国政府赶紧认怂,紧急和日本政府沟通10天,日本政府理都不理。 韩国也才终于明白,还是要靠自己。 韩国民众抗议 前段时间,韩国就找了个大项目:环球晶圆50亿美元(将近7.2万亿韩元)项目。 说到环球晶圆,大部分人可能比较陌生。 这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,1981年成立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,核心产品是硅晶圆。 硅晶圆就是下面这个东西,是制造芯片的最基本的核心材料。 制造硅晶圆最厉害的两家企业都是日本的:信越化学、日本盛高。 接下来,就是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。 环球晶圆是全球第三大、非日商第一大的3-12吋专业晶圆材料供应商,拥有完整的晶圆生产线。 所以,当年引进环球晶圆,时任总统文在寅是喜不自胜。 文在寅上任2年,视察的第一家外资企业就是环球晶圆。 文在寅还专门说,环球晶圆在韩国的建厂竣工这一刻,是韩国半导体关键材料迈向自给自足的关键时刻。 随后,又带领贸易、工业、能源、通讯等各部门政府官员,全程参观了环球晶圆韩国工厂。 环球晶圆韩国工厂投产后,让韩国的硅晶圆进口依赖降低9%。 可以说,环球晶圆让韩国在芯片领域是如虎添翼。 文在寅视察环球晶圆韩国工厂 韩国三星是环球晶圆的大客户,加上韩国和中国台湾距离也近,合作得很好。 所以,前段时间,环球晶圆就准备在韩国再投资50亿美元建厂,扩大在韩国的产能,满足三星、SK海力士等芯片大厂的需要。 眼看都快谈成了,韩国人等着签协议,却不想让美国人硬生生截胡了。 美国商务部长官吉娜·雷蒙多专门打电话给环球晶圆首席执行官徐秀兰,电话聊了1个多小时。 具体聊了什么,不得而知。 但结果是,环球晶圆推掉了在韩国的投资,转而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。 这就像煮熟的鸭子,飞了;到嘴的肉,掉地上了。 韩国人,气啊。 这说好要搞“CHIP4(芯片四方联盟)”,美国带着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一起,搞芯片。 现在可倒好,只要对自己有利益,美国就只会往自己身上划拉。 美国商务部长官吉娜·雷蒙多 美国还振振有词。 美国在科技产业上,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建设自己的芯片产业链。 前面说过,硅晶圆是芯片的核心材料。 目前,先进的12吋硅晶圆的生产基地几乎全部在亚洲,美国芯片企业的硅晶圆高度依赖进口。 根据规划,环球晶圆美国12吋硅晶圆厂预计2025年投产,全部竣工后,完整厂房面积将达320万平方英尺,最高产能可达每月120万片,不仅是全美最大,而且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厂房之一。 这也是美国20多年来第一个新的硅晶圆工厂,将缩小美国芯片供应链的关键缺口。 可以说,是解了美国的燃眉之急、心腹之痛。 环球晶圆在全球的分布 据说得知这个消息后,有韩国高官大骂,感觉像被人从背后刺了一刀。 一个韩国的大媒体也分析说,拜登在公开场合,把中美竞争设定为产业战的最前线,但美国实际上对于盟国韩国也是虎视眈眈。 该出手时就出手,而且,从不手软。 实际上,对于美国来说,从来只有利益,哪有盟友?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